当前位置:创作咖 >

作文体裁 >读后感 >

长安客读后感1000字作文

长安客读后感1000字作文

一块古老的土地,历史老人曾镌刻了无数的辉煌;一座年轻的城市,时代之神正编织着美丽的梦想。

长安客读后感1000字

长安这座城里曾经有太多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他们都曾满怀希望,来到这个国家最繁荣的地方,都想做一个受人尊敬的大官,为朝廷出力,建功立业,但现实总是和梦想相反。

这本书中的诗人,和我们在语文课本上了解的不同。在他们眼里,诗句就是用来炫耀的才华,它可以交换功名,也是获取人生的地位和财富的筹码。当然,他们的骄傲往往不堪一击,在金钱和地位的诱惑下也会屈服。

故事开始在天宝十四载的11月,兼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率领15万将士,与奚、契丹等少数民族联合,号称20万众起兵反叛朝廷。所过州县几乎没有抵抗叛军,很快便打向唐帝国最重要的两座城市——长安、洛阳。导致这样局面的原因,一是玄宗后期沉迷美色,不问朝事;二是任用奸臣李林甫。三是李林甫重用骄傲善战的胡人为将,以致兵权掌控在各个节度使手中。

玄宗逃亡中为了自己能活下去,选择和太子分开。但他不知道,太子带走的不止是人马,还有民心。在后来的侍者送来的册命中,玄宗已被称为“太上皇”。先斩后奏,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整个大唐帝国逃不了的宿命,就是安史之乱。杜甫六岁时,第一次写诗便选择“开口咏凤凰”。年轻的时候自诩“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在后期他引以为傲的诗才只能成为做官和挣钱的手段了!在安史之乱中,杜甫即便被抓,还在不断写文章为剿灭安史叛军献言献计,想着如何为人民减轻负担。就好比他身在曹营心在汉一样,这一点使得他在叛乱被平定之后得以生存。

杜甫的一生是悲惨的,正是因为他切身感受到下层人民的疾苦,他的诗也就反映出了唐王朝在安史之乱之后由盛转衰的变化,所以才有“诗史”之称。

当然,在唐朝诗歌鼎盛的时代,像杜甫这样伟大的诗人不止一个,就比如王维。

他才华显现,和小一岁的弟弟缙幼年均聪明过人。十五岁便去长安应试求官,吏部考进士,卷子不胡名。一个没有高贵父姓的外地人,想要在权利堆叠形成的大城市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和那些才华横溢的人们一样指望有权贵欣赏和提携。讨好爱好音乐与诗才的亲王,但王维不一样,他早已有如师如友的岐王看重。但很不幸因为有玉真公主支持的张九皋,早已预定了京兆解头的位置。岐王便替王维精心策划了一次机会。正是因为这样,他在这些诗篇下骄傲地标注了年龄:十八岁,十九岁。

为了维持自己和二弟在长安的花销,接一点替别人写碑文的私活。但他不能太多浪费自己的时间和才华,好不容易才赢得了一张官场入场券,他要为自己以后做准备。但因为受岐王事件的牵连,许多与岐王,薛王交好的大臣先后被贬。在安史之乱发生后,王维便被攻入长安的叛军逮捕入狱,被迫当了伪官。按理投效叛军当斩,但因他被俘时曾作《凝碧池》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情感,又因弟弟王缙平反有功,请求削籍为兄赎罪,王维才得宽宥。

王维早年有过伟大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但因后期政局变化而逐渐消沉,吃斋念佛。那些当年稚气不堪的新芽,现在早已久经世事,无论在生活还是处事方面开始成熟且老练起来了。

可是,再繁华热闹的宴会终会曲终人散,归于宁静,再荣华富贵的生活也逃不过命运的捉弄,人生的悲剧莫过如此。那些浮世日光里不曾表露的忧伤和感慨,在朦朦胧胧的烟雨中下再也无需掩藏。

本来每个人的机遇和才华就不同,注定不会有一样的人生,有人光芒罩身,自然就有人落于阴影角落。但不同的时代,机遇和挑战又是不同。

试试,万一成功了呢?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www.chuangzuoka.com/zwtc/dhgzw/qr1w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