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创作咖 >

作文体裁 >读后感 >

我心目中的萧红作文(精选5篇)

我心目中的萧红作文(精选5篇)

篇一:我心目中的萧红作文

我心目中的萧红作文(精选5篇)

王铭锶

学完了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觉得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子温柔细腻的气质,便去看了她的《呼兰河传》,她用独特的手法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的风土人情,才发现她也能有女子刚强的一面。

《呼兰河传》以孩童的视角,描述了流淌在小镇上的每一个不起眼的故事。而每个悲惨故事的背后,无不在彰显着社会的黑暗。

在柔软的笔尖背后,是封建社会对她的毒打,是一次次的战争爆发,是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她从小身子就弱,要用一具柔弱的身躯扛起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有人说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悲惨的生活经历,一生坎坎坷坷,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而在我看来,她一生中写了许许多多发自内心的文章,她有追求,有理想,有信念,有希望,比起那些被命运压垮之后,没追求,没理想,没信念,没希望,甚至自残的人真的好了太多太多。

她是茫茫人海中的不幸者之一,也是万花丛中最美而不艳的一朵,她告诉我,即使鸟儿被折了翼也可以继续放声歌唱,也仍然可以继续飞翔,只不过在天空中遨游的不是那具身子,而是那颗心,那颗顽强,执着的心。

在《呼兰河传》中的小团圆媳妇的故事,揭示了当时女性地位的低下,同时也表现了萧红对女权的渴望和对封建社会的不满。萧红笔下的女性常常都是三从四德,贤妻良母,可往往最后都会走向悲剧。

萧红一生坎坷,可她始终没有向命运低头。当她遭受命运与社会的共同追击,当她在与不明事理的父母对峙,当她被第一任丈夫抛弃,当她得知自己患上肺结核,当她临死前躺在床上,她依旧抱着那颗顽强的心与命运作斗争。

我很佩服她,不再是小学看她文章时的简单的佩服,而是对她的顽强,对她骨子出来的气质的真正佩服。

篇二:我心目中的萧红作文

蔡诗琪

纵观民国四大才女,纸面背后的诉说,有吕碧城的激进并独立,有石评梅的冷艳而情真,有张爱玲的突破亦鲜活,更有萧红,那独一份的细腻,悲伤。

《生死场》可以说是萧红的成名之作,书中,她用特有的细腻捕捉了容易被人忽略的生的意义,用看似散漫的结构别有匠心地讲述了三个家庭空间里的生与死的故事。标题简短意深,文学洛神将“生死场”的场赋予两个含义:那块灾难深重的黑土地;那土地上一个个痛苦的家庭。虽然写的只是哈尔滨附近的一个偏僻村庄,但它又无不警示着人们,这是中国的一份和全部,是现在和未来,死路与活路。才女萧红以自己丰富的感悟力,道出了受压迫人民牛马一般的生活,群体生命的悲凉。

或许是因为自己同样是女性,从而产生对不幸妇女的同情,萧红淋漓尽致地在《生死场》中刻画了女性在男权世界的悲哀。读完整本书,很难不能从中看出萧红为女性的抱不平。但历史是冷酷无情的,纵使我们再悲愤,其也无法改写。女性的悲哀是那个时代的丑陋主题,也会成为人类共有的痛苦回忆。

萧红是不幸的——她生不逢时;萧红又是坚强的——在家乡被占领后仍坚持写作,不畏缩;萧红也是细腻的——一字一句勾勒出时代的真善美,假恶丑。

萧红的一生虽短暂而不幸,但她仍在文坛耕耘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是鲁迅心中的文学洛神。人生总是充满戏剧化的,但我们更应该去直面其中的欢欣与悲恸。有人说,从我们出生开始我们就在命运的棋盘上博弈,每一个人都是一枚棋子,也许你是运筹帷幄的将帅,也许你是纵横沙场的车炮,也许你只是个兵卒,发挥着炮灰的作用。但是,命运的大网是会有漏网之鱼的,有时,改变整个棋局的,恰恰是我们这个兵卒。

篇三:我心目中的萧红作文

陈芊含

鲁迅先生曾这么评价《红楼梦》“悲凉之雾,遍被华林。”但我认为《呼兰河传》也隐隐有着这种感觉。

呼兰县,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南部松花河畔,有满、回、朝鲜、赫哲等15个少数民族。在这个地方,最先感受到的是东北土地的厚实与,粗野,人民的困苦于麻木。而后感受到的是这儿承载的封建迷信,与萧红女士儿时抹不去的污点。

“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后愈越下去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矛盾先生是这么评价《呼兰河传》的。确实,全书的悲凉寂静始终萦绕。

在这本书中,令我悲愤的人物是胡家童养媳——小团圆的媳妇儿。首先她绝对是一个悲剧的人物,小说中的她的人物形象并不是很丰满,特征似乎也不是很明显,在小说中的次数也不是很多。我对她在书中的印象就是一个天真的无辜少女,她对于婆婆的种种虐待有过反抗,单方抗的结果是更粗暴的虐待她,所以她也无能为力。萧红女士笔下的她就是一个孩子形象,是一个弱者,是一个等待人拯救的无辜生命。她因为承受了太多残忍的对待,最终放下了心,安静的永远消失在了人间。

放下书本,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仿佛看到了人们在大街上看跳大神、扭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日的娘娘庙大会;也看到了河面上飘着的白菜灯、西瓜灯;听见了笙、管、笛、萧的声音荡漾在混乱的街道上……

在《肖申克的救赎》中有过一句话:有一种鸟儿是关不住的,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闪着自由的光辉。也许萧红也向往自由,只是她不够幸运。

篇四:我心目中的萧红作文

王昕瑶

《呼兰河传》是萧红儿时的回忆,似乎她的人生都是艰难的,但我认为它其实也有温暖的瞬间,只是很短暂罢了,大部分人认为她很坚强,但她不过是把最柔软的一面遮掩起来了,披上了最坚硬的外壳,她曾展露她的内心,对一个人——她的祖父,《呼兰河传》中描绘了一个慈祥的祖父,他与其人不同,是萧红孤苦暗淡的童年中最难以忘怀的关心与疼爱,也是萧红一生的牵挂。

在小团圆媳妇来时,别人包括萧红都急着见她,可他却慢悠悠的,不紧不慢,当别人对于小团圆说三道四时,他是以上帝视角来看待她的,这无非显示了他的高尚,这也难怪祖父是萧红一生的信仰,祖父的去世使她的世界没了光彩。

我自认为萧红有一种追求——冯歪嘴子,他的乐观,似乎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他贫苦却善良,经历了人生的重重苦难,和妻子住在四处漏风,只有稻草的屋舍里,孩子的诞生,使他满是笑容的脸上多了几分疲劳,受尽了人们对他的冷嘲热讽,本以为他会就此堕落,如同祥子一般,但他哪怕在妻子被冻死之后也没有丧失对生活的信心,他的人生如此悲凉,萧红似乎也一样,但缺乏了乐观,痛苦的结束了一生。乐观,也许是萧红一直未渗透的吧!

祖父,一个平凡而又慈爱的人;冯歪嘴子,一个同样平凡却乐观的人,一个是寄托,一个是追求,二者虽都平凡,但却缺一不可,萧红描绘出来的人物,贴切于生活,她虽了不起,但不要忘了,她也是一个女孩,一颗掌上明珠。

《海底两万里》里有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幸运的人,一种是不幸运的人”。萧红或许更偏向于后者,为什么呢?一生艰难,年仅三十多岁她用书和自己的人生诠释了一个道理——越是寒冷的时候,就要越热爱那炽热的阳光。

篇五:我心目中的萧红作文

陈怡欣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看完《呼兰河传》给我最大的感受便是悲凉荒寂,我从对萧红的不了解,变得慢慢走进了她

她的童年就在这座呼兰小城里,有许许多多的复杂人情,没有人喜欢童年中那些奇葩的迷信礼节,里面有一篇团圆媳妇,她是萧红童年见证的悲剧人物,他才12岁,就被卖给人家当媳妇,因太大大方方经常被婆婆毒打,而婆婆却十分的理直气壮,好像人们都认为婆婆打团圆媳妇就理所当然,就算她最终被折磨致死,她的婆家也只是心疼钱而已,而在人们眼里这不过是热闹罢了

小小的萧红见证了这一幕,她在书中用的文字很冷静,好像是一个叙事者一样,这本书的许多故事都只教会了小时的萧红,什么叫做黑暗、凄凉,人生中的唯一一束光,就凝聚在祖父身上,祖父死后她对待这个荒凉的家,便不再留恋,“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便说明了她的厌恶

里面还有一个算是美好的人物,冯歪嘴子,他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虽然和王大姑娘在一起,经常被人们数落,可是他并不在意,妻子死后,他没有堕落,而是坚定的活下来抚养儿子长大。他给我们看到了黑暗中的曙光,也给萧红看到了曙光

萧红一直都在逃荒,为了追求自由,她从未停下来过,她的感情生活波折,就算她去世,人们谈及她,更多的都是她的感情生活,她就像是个流浪者,她从小到大都是孤独的,到她死去也是。

萧红在这本书中道尽了人间,她坚强,尽管童年生活辛酸,她看淡了世间,在当时生活不易都是得过且过,就像张爱玲说的“乱世的人,得过且过,没有真正的家。”但萧红仍然追求着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便值得称颂。

没有人可以评价别人的人生,对于萧红也不行,她的童年生活复杂,在《呼兰河传》中,就算有温情的片段,也仍给我以荒凉,人们永远不懂人生为何会这样凄凉,因为思想和世俗是这样的愚昧,萧红的一生令人心酸,但她也充实地过了她这31岁的人生,她的勇敢是被人铭记的。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www.chuangzuoka.com/zwtc/dhgzw/wxogn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