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创作咖 >

初中作文 >中考作文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月迹说课稿(精选3篇)作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月迹说课稿(精选3篇)作文

篇一: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月迹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月迹说课稿(精选3篇)

月迹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月迹》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第三篇课文,同时也是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围绕“自然之趣”这一人文主题展开,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景物。本单元的语文阅读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也是教材第一次以单元编排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文学品鉴能力的培养。因为是“初步体会”,教学时不宜提太高要求,学生能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初步了解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不需要进行过细的分析。

本文记叙的是中秋夜几个孩童从屋里到院子、从院子到河边寻找月亮的过程,以儿童化的语言描绘了皎洁的月光和月光下的夜色,表现了孩童奇特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充满童趣。本篇课文篇幅较长,语言动人,充满了童真童趣。同时作为陕北作家贾平凹的代表性散文作品,全文充斥着大量的儿化词和地方口语,对于我们南方的孩子来说,在朗读上有一定的困难。根据新课标的阶段目标要求和本课课前的阅读提示,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认识“袅、嫦”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悄、累”。2、默读课文,能说出月亮的足迹出现在哪里。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其中第二点和第三点同时也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二、说教学和学法

崔峦先生在《对语文课程和阅读教学的思考》一文中提到:“略读课教学要整体把握,不宜肢解课文。”教学时,务必要求学生先认真关注略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这段提示的文字有针对性地提出本课的学习要求和方法,有助于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冶性情的功能。

因此在教学《月迹》这篇课文时,教师不仅要紧扣本单元的阅读重点,同时引导孩子归纳阅读提示中的学习任务,围绕学习任务自主学习和思考。让孩子们带着一个个学习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等学习方式,自我探索,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最终完成“以读促思——重点重读——读中感悟”的学法指导。

三、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诗意的唤醒,景语皆情语

每一片风景都是一种心境。古往今来有很多文人墨客都描写过月亮的足迹。但大多都是感叹人生的短促,时光的流逝。而《月迹》中充斥的是一种轻轻松松的童心与童趣,以及只有拥有这种童心才拥有的纯真与美好。如果读不懂孩童的心思,也就读不懂贾平凹的《月迹》。但这对孩子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需要教师的诗意的唤醒。

课始,教师出示一组古人描写明月的诗句,通过师生共同的吟诵,王维笔下出现在松林间的月亮;李白笔下出现在天山上的月亮,一步步巧妙而自然地过渡到“贾平凹的笔下,月亮的足迹又出现在哪里呢?”后揭开课题,顺势进入第二环节。

第二环节:任务的明确,关注阅读提示

本课的阅读提示给我们安排的学习任务是:1、默读课文,说说月亮的足迹都出现在哪里;2、把你觉得有趣的地方找出来,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再有感情地读给同学听。这其实也正是本节课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

我们都知道,精读课文就需要“精教”,课外阅读就需要“放手”,而略读课文作为精读课文与课外阅读之间由教到放的桥梁,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扶”上,指向应用,最终实现我们的课堂教学的目标——“教是为了不教”。略读课文本来是不需要过多地讲解字词的,但是在这篇贾平凹的散文里,考虑到作者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所以我重点讲解了儿化词,在这篇课文里儿化词多达十几处,所以对南方的孩子来说,如果不能读好儿化词,那么第二步的体会句子和有感情地朗读这一环节是很难开展的。解决了字词的问题,才能更好的走进文本。

第三环节:初读课文找足迹,标题概括知大意

如何解决第一个学习任务?这是摆在孩子面前的第一个难题。统编教材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在作业本中增加了大量的思维导图类型的题目,有助于引导学生快速而高效地梳理文章的脉络同时又有针对性地突破文本中的某些重难点。

在《月迹》这篇课文的作业本中,正好有一题是关于月亮足迹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通过初读课文完成思维导图的填空,这一过程不仅让孩子自己完成了对课文内容的初步梳理,同时也解决了阅读提示中的第一个学习任务。此时教师适时归纳:出现在竹窗帘和穿衣镜上的月影是在家里看到的,出现在葡萄叶上和锨刃儿上的月影是在院子里发现的,而出现在水里和眼睛里的月影是在河边发现的,从而理清月亮的足迹先后出现在家里——院中——河边,这也正是文中孩子们所寻找的月亮的足迹。理清地点后,教师适时发问:能不能用一个简短的词语来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呢?引导孩子梳理概括出:家中赏月——院中问月——河边寻月,利用小标题的形式来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也能够理清楚作者的写作思路。

第四环节:再读课文找句子,感受细腻做摘录

在本环节中,主要以找“有趣的句子”为主线,感受作者的细腻描写和动人意境,从而解决阅读提示中的第二个学习任务。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课堂中我们教师要给予孩子充足的时间,与文本对话,与同学交流,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超越文本,超越自我的那一份惬意。因此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自主阅读,圈画出自己觉得有趣的句子进行交流,之后才可以更好地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指导。

在上一环节中,教师已经引导孩子借助思维导图解决了第一个学习任务,接下来就是引导孩子再读文本,有趣的句子很多,需要带着孩子体会句子,感受作者贾平凹的细腻描写。但是对于刚刚步入高段的孩子来说,直接找句子说感受、谈体验,难度还是略微有些大的。因此,我再次结合《课堂作业本》最后一题中的“摘抄有趣的句子,完成阅读摘抄卡”。作业本中给出的例子是课文中第二自然段月亮在家中爬竹窗帘的句子,引导学生在说感受的时候可以抓住一个关键的字或者关键的词语,从而可以把感受说的更加的具体和完整。有了这个铺垫,孩子们在接下来的自主阅读完成摘录的任务就难度减轻了很多。交流时说感受也能够慢慢地会说一些了。

对于文本中那些刻画细腻,表现独特的“月迹”的句子,我采用“锁定它、放大它、体验它”的“三步走”策略。这“三步走”策略,消解了文本和学生、作者和读者间的审美壁垒,有效实现了“让读者走进这美妙的月色之中,和作者一起追寻这月的踪迹,同作者一同天真地、全身心地去感受,去体验,从而获得一种美的愉悦”的独特境界。例如在交流句子“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月里了,那桂树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时,将句子中的视觉形象巧妙地变成嗅觉、触觉意象。“你仿佛闻到了什么气味?这种气味是淡淡的”;“你的头发梢儿上有什么感觉,伸出手轻轻挠一挠你的头顶心”;“孩子的脚底下仿佛踩到了什么东西?”,一步步引导孩子强化文字给我们传递的嗅觉、触觉,从而让孩子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

此外,考虑到是新教材,针对如何完成阅读摘抄卡的学习内容,这是需要补学的。故而在教学过程中,我把这一环节安排在让学生完成摘抄卡之前,将要补学的内容出示,引导孩子明白阅读摘抄卡的三个注意事项。

第五环节:情境朗读悟趣味,课外拓展引升华

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想象和感受,有感情地朗读。白居易说:“动人心者莫先乎于情”。因此为了更好地让孩子入情入境,我通过导语创设情境——“接下来,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那个中秋节的夜晚,回到那个洒满月光的院子。”此时再配上一段舒缓优美的音乐,音乐渲染情境,语言描绘情境,师生一齐在这优美的音乐声中朗读着,感受着,升华体验,动情动心。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课文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情趣的载体,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巧妙结合,使其步入一个更为广阔的学习天地。因此结课时我给孩子介绍了贾平凹的散文集《树上的月亮》。因为贾平凹对月亮确实有着别样的情愫,在他的这本集子里,收录了他四十余篇散文,其中有六篇都是专门写月亮的,推荐孩子课后可以去看一看,感受同一位作家笔下不一样的月亮。

篇二: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月迹说课稿

月迹说课稿

作为一篇略读课文,我准备用一课时的时间完成教学。

一、说教材

本单元围绕《自然之趣》这一主题编排了《古诗词三首》《四季之美》《鸟的天堂》《月迹》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得景物。《月迹》描写了作者童年时代和小伙伴在中秋之夜,寻找月亮的一段美好往事。作家大量运用儿化音、叠词等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既有动又有静,相映成趣。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是教材第一次以单元编排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文学品鉴能力的培养。联系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要素“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本单元实际上是对之后的类文学习做了能力铺垫。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与单元阅读要素契合,形成一个由学到用、由读到写的过程。同时,作为单元最后本一篇课文,学生对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已经有了初步的体会,本课可以借助前文学习经验辅助学习。

基于以上对文本特点、语文要素和学生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本次的说课主题:“对比品读感受动静之美,”在这一主题的教学主张下,我确立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积累并运用课文中“玉玉的、银银的、痒痒的;竹窗帘儿、悄没声儿、满圆儿”等叠词和儿化音。

2、结合课堂作业本,发现作者寻月的线索,通过追寻月迹,感受人迹、心迹的变化。

3、通过对比学习,感受动态之美,知道作者是如何把简单的“爬”写具体、生动的;通过品读“玉玉的、银银的、痒痒的”等叠词,感受静态之美。

基于以上目标设计,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板块:

1、追寻月迹,梳理课文内容

2、写法比对,感受动态之趣

3、品读词语,体会静态之美

4、写法迁移,再品词中韵味

教学过程:

板块一:追寻月迹、梳理内容

步骤一,上课伊始先板书“月”,让学生背诵几句关于月的古诗词?(预设学生会背“床前明月光、月是故乡明等诗句)然后课件出示(明月出天山、海上生明月、明月松间照等诗句)指名吟诵。从中发现月亮出现在了天山、大海、松林等地方。由此引出月亮的足迹是无处不在。(板书“迹”)顺势提问:作家贾平凹笔下的月迹又会出现在哪些地方呢?

步骤二,默读课文,结合课堂作业本第2题,梳理月亮踪迹。根据题目内容先交流孩子们是在哪些地方寻到了月亮的踪迹?(板书:寻月,汇报交流后再板书:屋子里、院子里、院子外)。而随着孩子们足迹的变化,月亮的足迹也在变化,那月亮都出现在了哪些地方?(预设:竹床帘里、穿衣镜上、葡萄叶儿上等,这个过程相对比较简单,老师将学生汇报内容板贴在黑板上)如果说此刻把月亮的足迹称为月迹的话,可以把孩子们的足迹称为什么呢?(预设:踪迹、足迹、孩迹等,此时可以引到——人迹(板书)

板块二:写法比对,感受动态之趣

步骤一,屋子寻月。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快速默读,划出直接描写月亮踪迹的语句。(预设:朗读这些语句,用一句话概括此时的月亮在干什么。(预设:月亮慢慢往上爬)一个字呢?(爬)引导发现:一个简单的动态过程,一个简单的动作作者却写得十分具体、详细。设疑:作者是如何一步一步把它写具体的?这个过程预设会有一些困难,让学生回忆前文《鸟的天堂》一课中关于动态场景的学习方法。

步骤二:联系旧知。出示(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回忆作家巴金是如何描写鸟的动态之美的?——聚焦动态和形态两个角度。带着这样的学习经验,再来学习这一段的描写。学生以四人为一个小组,讨论交流作者是如何把月亮向上爬这个简单的动作一步一步写具体的。

预设:动态词“溜”“爬”,让学生说说通过这两个动词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月亮,品读“溜”感受月亮像一个顽皮的孩子躲着大家感受月亮像个顽皮地孩子,躲着大家,生怕被孩子们看见;品读“爬”想象月亮顺着竹帘格向上移动,生动有趣的样子。关注“形态”的变化,聚焦“白道儿”“半圆”“满盈”从月亮形态的变化中感受向上爬的动态过程。通过学习比对,发现两篇文章在动态描写中的共同之处:都有通过描写事物动态和形态的变化来写动态过程。

步骤三,关注“儿化音”。作者除了抓住动态和形态写具体了月亮爬升的过程,还有哪些词读起来特别有意思?关注“悄没声儿、白道儿、满圆儿”等带儿化音的词,通过对比朗读感受儿化音的表达效果,进一步感受月亮的可爱、有趣。由此发现:作家正是借助动态、形态等词以及儿化音,把一个简单的动态过程写生动、有趣的。(板书:动态之趣)

步骤四,感受孩子们的心情变化。本段除了直接描写月亮足迹的语句,其它语句还写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盼着、高兴、失望”等词,感受随着月亮足迹的变化,孩子们的心迹也在发生变化。(交流过程中用曲线图表示心情的变化,板书:心迹)然后师生合作配乐朗读(学生读描写月亮足迹的语句,老师读孩子们心情变化的句子)这一步骤主要提示学生文章除了月迹、人迹两条明线,还藏有一条暗线,即孩子们的心情线。从月迹到人迹再到心迹,文章意蕴丰满。

板块三:品读词语,体会静态之美

1、出示第三自然段。提问:在院子里,孩子们看到了怎样的月光?怎样的树?怎样的枝?怎样的花骨朵儿?预设:“玉玉的、银银的、粗粗的、疏疏的、累累的……”发现词语特点——叠词。其实在课文中像这样的词还有很多,学生圈画交流,老师分类出示。

款款地渐渐地慢慢儿地匆匆的

玉玉的银银的白光光的

淡淡的痒痒的

小小的

2、指名分行读,发现词语中的特点:有写月亮动态的、颜色的、形态的……

3、读着这些词似乎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看到了一个怎样地月亮?(可爱、美好)

6、带着这份感觉把词带入文中读一读。(配乐朗读)

7、问题思考:屋子里看到的是一个爬着竹帘格儿调皮好动的月亮,此时的月亮又给你什么感觉?还是那么活泼好动吗?(变得安静、美好)(板书:静态之美)

板块四:写法迁移,再品词中韵味

1、后来,孩子们又在院落中的哪些地方找到了月亮了呢?

(葡萄叶儿上、锹刃儿上、瓷花盆儿上)

2、葡萄叶儿上、锹刃儿上、瓷花盆儿上的月亮又会是怎样的呢?模仿作者的写法,试着用上叠词、儿化音,并融入自己的心情,完成续写。

出示学习单:

太好了,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发现了……

太好了,我们很快就在瓷花盆儿上发现了……

太好了,我们很快就在爷爷的锹刃儿上发现了……

学生完成续写,指名品读交流,结束本堂课教学。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大家。

篇三: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月迹说课稿

月迹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行:

上午好!

童年是金色的,是美好的,是难忘的;童年的生活和感受,是深藏在人们心中无尽的宝藏,是心灵中最温柔的港湾,也是流淌在生命长河中不尽的源泉。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童年生活的画卷,让我们体会童年生活的新奇美妙,让我们思绪飞扬,去寻找那仿佛发生在昨天的点点滴滴。我说课的题目是《月迹》。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月迹》是一篇充满童趣的优美散文,作者是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本文记叙了一家的几个孩子在中秋月夜追寻月亮的过程,表现了孩童奇特敏锐的想象以及为共同拥有美好事物而“满足”的可贵的心灵世界。课文以“月迹”为题,既是月亮的运行足迹,也是孩童心理变化之迹,寻月的过程就是孩子们寻美的过程。

各位同仁都知道,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直接影响教学的走向,是所有教学活动的终极追求。基于这样分析,我确立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重点。

2、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3、揣摩文中所写孩童语言的特色。

本课的教学重点,我定为把握寻月的过程,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难点是文中奶奶形象的特点和作用。

二、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老师引导学生不断实现自我构建,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因此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我在本课教学中以自主学习、品读感悟、合作交流为主要教法,让学生从静态的文本中去感受跳跃的生命与涌动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童真童趣,极力创造一种充满人文性、生活性的语文课堂,深深唤起孩子们对月下童年的美好回忆,和课文产生一种美妙和谐的共鸣。

三、说学法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收集信息的能力,因此课前我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收集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课堂上我引导学生采用自读感悟、圈画批注、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自读质疑,学生间互相交流讨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新课程理念。

四、说教学设计

效率就是生命。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我认为:就是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积极展示自己,最大限度地动脑、动手、动口,使每个学生知识得到掌握,能力得到提高,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获得课堂教学的最好效果。针对这一点,我的教学过程如下:

(一)设置情境,交流“咏月”诗歌,导入新课

运用多媒体课件,设置夜幕降临,一轮明月升上夜空,清澈的光辉洒满大地的情景,让学生欣赏图片,将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特定的情境,勾起孩子们对童年月下的美好回忆。这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此时让学生回忆咏月的古诗句?这些古诗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自古以来月亮被人们寄寓的美好的愿望。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也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本文。古人对月青睐有加,今人对月更是情有独钟,紧接着让学生走进本文去寻找一下月亮的踪迹,看看会有什么新发现?板书:月迹

(二)自主学习——“寻月”

“自主学习”是学生通过自学、探索、发现来获得知识的新型教学方式。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导者,学生可以自主完成一些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等,这样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这样的分析,第一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找出本文中的重点词语(如:面面相觑(qù)),掌握这些词语的音、形,这样可以加强字词积累,夯实基础。第二让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从记叙文的六要素角度来归纳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这样可以使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第三,在学生读了课文以后,知道作者详写的是寻月。提问学生:孩子们到哪里找到了月亮?并且孩子们在寻月的过程中,心理和感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要求学生初读课文时,在文中圈画出具体的地点。根据课件的提示,将文中所描写的几幅画概括出来。(课件显示)

镜中看月→院中赏月→河中寻月→眼瞳见月→沙滩议月。

同时让学生从文中圈划出表示心理变化的词句进行分析,(课件显示)

失望→羡慕嫉妒→人人拥有→处处都有→竟是这么多→满足

学习到这里,我们的寻月之迹也暂时结束,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什么样的疑惑,接下来就是教学设计的第三个环节:

(三)质疑探究——“问月”

学贵知疑。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实践证明,课堂上让学生大胆质疑问难,能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思维被激活,学习积极性不断高涨,变被动为主动。为此,让学生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进行组内交流,共性问题,师生共同探讨。如:学生会问:为什么说“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教师点拨:本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比喻的修辞角度分析,月亮是印章,那么天空是长纸,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一轮圆月衬着无边无际的天空,像一枚小小的印章盖在作品上,既然月亮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那无垠的天空也是属于我们的了。月亮是美的,天空也是美的。无边无际的天空象征着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每个人都可以寻找到生活中的美。当学生疑惑解决完后,教师质疑:文中主要是写孩童寻月,那奶奶这一形象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呢?教师点拨:先看看奶奶做了哪些事情?对事情的发展有怎样的作用?没有奶奶这个形象,就没有孩童的寻月、议月,就没有孩童心灵的升华。

总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学会质疑。通过质疑文本,解读文本,得到情感的熏陶。既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

(四)细品情味——“赏月”

吃饭不品,则食而不知其味;观景不品,则难入其境;读书不品,则不能尽赏其“美”。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读文章进行品读,使他们学有所得,使文章的作者、教师、学生之间实现心灵上的沟通。因此,首先我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这样做不仅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同时也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其次让小组交流优美的语句,说感受;全班交流,教师点拨引导学生体会情感。如:院中月下美景(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有感情地读,体会叠词的韵味,感受月光的美和对月亮的爱。最后结合课件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语句、体会情感。指导感情朗读。

这一环节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讨论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情感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进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五)畅谈收获——“感月”

一篇好的文章总会让人获得思想上的启迪,情感上的熏陶。为此,我让学生谈谈学了本文,有哪些收获?教师点拨:可以从写作特色、内容、语言、主旨等方面谈谈。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全文进行系统归纳,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热爱。

(六)能力提升——“书月”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张田若先生说过:“阅读课不能君子动口不动手。”这句话道出了语文课要读写结合的真谛。以读促写、以写促悟的课堂“小练笔”形式,已成为阅读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给阅读教学吹来了一缕清风。

皎洁的月光,给童年的作者带来了神奇和享受。相信在晴朗的夏夜,你一定凝视过神奇的夜空,神往过灿烂的星辰。我让学生大胆发挥他们的想象和联想,把对月的观察和感受写下来。(不少于50字)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将授课内容清晰直观的传达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我们善于探索,勇于追求,美好的是明天一定会更精彩。谢谢。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www.chuangzuoka.com/czzw/zkzw/4d8en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