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创作咖 >

初中作文 >中考作文 >

潼关教学设计(精选8篇)作文

潼关教学设计(精选8篇)作文

篇一:潼关教学设计

潼关教学设计(精选8篇)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学生反复诵读,让学生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2、学习阅读方法,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理解诗歌内容,初步赏析诗歌。

3、品味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了解绝句的文体知识。

学情分析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文学艺术,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艺术象征、美的象征、审美情感的象征。本班学生对诗词的感受、理解和体验,个性化的表达,真正做到对诗词的有所感悟,有所思考的,还不多;所以,必须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阅读方法,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理解诗歌内容,初步赏析诗歌。

2、品味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潼关,走进作者,导入新课

活动1:介绍潼关,走进作者,导入新课

1、介绍潼关:播放视频--《山水潼关》

2、走进作者:播放视频--电影《谭嗣同》视频片段。谭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二、诵读诗歌

活动2:诵读诗歌

教师活动:教师配乐范读诗歌。

学生活动:学生配乐诵读诗歌。

学生活动:配乐指名学生朗读。

三、品析

公元1882年秋,十四岁的谭嗣同,从湖南故乡随父亲甘肃任所途中,经过陕西潼关,潼关,地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点,南邻华山群峰,东望豫西平原。在这里,被北国山河特有的壮丽风景所震撼,欣然命笔。

活动3:第一句诗打动了你的心?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活动:前后左右同学讨论,然后推举学生代表展示。

教师活动:教师点评、明确。此句写高云簇拥古城,不说高而高度自见,异峰突起,令人神往。

活动4:第二句诗打动了你的心?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活动:前后左右同学讨论,然后推举学生代表展示。

教师活动:教师点评、明确。此句写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西风吹散、吹远;又显出孤城寂寞和辽远。

活动5:第三句诗打动了你的心?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活动:前后左右同学讨论,然后推举学生代表展示。

教师活动:教师点评、明确。此句笔锋一转,写“河流大野”,猛然一转弯,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但气势却不见缓和,不说其奔腾或壮阔,而说其“犹嫌”拘束,嫌河床箍得太紧。

活动6:第四句诗打动了你的心?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活动:前后左右同学讨论,然后推举学生代表展示。

教师活动:教师点评、明确。此句写秦岭山脉入潼关之态势:那连绵不断的山峰,在关东并不怎样惹眼,刚入潼关便突兀而起、耸入云天,一座座争奇斗险,唯恐自己显得平庸!不说其巍峨险峻,而说其桀骜不驯,再也不知何谓平坦。

活动7: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你能说说吗。

学生活动:前后左右同学讨论,然后推举学生代表展示。

教师活动:教师点评、明确。正所谓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那全是黄河、华山的磅礴气势在啊!这些山水,其实是诗人内心感觉中的山,是诗人内心感觉中的水!作者把山水写活了,读起来,让人激情澎湃。这些山水,是诗人心理上,所引起的感应,反映着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罗网的束缚、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而这激情和意气,同当时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变革图强的社会潮流,是完全合拍的。因为,十九世纪末叶,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代,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空前高扬的时代;所以,透过少年谭嗣同这首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山水绝句,我们仿佛听到一个迅速临近的新时代的脚步声。

活动8:了解绝句的文体知识。播放《绝句》微课视频。

四、课后作业

1、背诵默写《潼关》一诗;

2、指出《潼关》一诗的韵起式种类。

3、课外网络搜索,阅读张养浩的散曲《潼关怀古》。

篇二:潼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了解本首诗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2、体验诗歌高远壮阔的气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并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课时安排: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从“戊戌七君子”导入。

2、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是用什么方法学习古诗的?

(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诵古诗)

本节课我们继续运用这种方法学习古诗。

二、知诗人

生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公元1882年秋,十七岁的谭嗣同(1865—1898),从湖南故乡赴甘肃兰州父亲任所途中,经过陕西潼关,在这里饱览了一番北国山河的壮丽风采,故作此诗。

三、明诗意、悟诗情

1、白板展示,生读:

这位英气勃发的少年,骑马登上半山间的潼关古道,傍山监河,乘兴前进,任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西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大概从古到今,这巍峨的雄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着,一直不曾解围吧?

(课件再读)聆听诗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畅谈,师评点、引导。

2、白板展示,生继续读:

伟大的壮观还在更高更远的地方。潼关地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点,南邻华山群峰,东望豫西平原。诗人立马城关,眼见黄河从北面高原峡谷奔腾怒吼而来,到悬崖脚下猛然一转弯,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但气势却不见缓和,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而那连绵不断的山峰,在关东并不怎样惹眼,刚入潼关便突兀而起、耸入云天,一座座争奇斗险,唯恐自己显得平庸!

3、情感升华,白板展示,生再读:

自然,所谓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全是黄河、华山的磅礴气势在诗人心理上所引起的感应,反映着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而这愿望,这激情,同当时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变革图强的社会潮流,是完全合拍的。

吟动人诗篇,品诗中深情。这首诗给了我们极大的震撼。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四、诵古诗

有感情地朗诵并默写全诗。

五、课堂总结:

十九世纪末叶,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代,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空前高扬的时代。透过少年谭嗣同这首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山水绝句,我们仿佛听到一个迅速临近的新时代的脚步声。

六、作业布置

背诵、默写本诗。

篇三:潼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默写这首诗。

2、结合注释,疏通诗意,感知少年谭嗣同的壮志豪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英雄人物,可歌可泣。

谭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世间无物抵春愁,

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

天涯何处是神州?

2、傲立潼关,抚古思今。

潼关位于陕西省潼关县北,背依秦岭、下临黄河,是古来兵家必争之地。

据历史记载,发生于此的战争总共四十多次,其中有名战役十多次。

二、品诗读意

1、自由朗读诗歌,学生起来单独朗读,师生点评。

2、诗意译诗。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自古以来潼关雄踞高山,浮云缭绕。

“秋风吹散马蹄声”那萧瑟秋风吹散了千百年来金戈铁马的浩大声势。)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河流大野犹嫌束”,黄河奔流在广阔的原野上却还嫌束缚。

“山入潼关不解平”,进入潼关后的秦岭山峦高耸突兀,不知平坦为何物。

3、小组合作探究诗歌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1)“不解平”,双关,既是写实,又写出了诗人内心慷慨激昂的心境。“山入潼关不解平”也是诗人自我形象最绝妙的艺术呈现。

(2)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黄河、高山人格化,

不仅使得潼关周围的大好河山有了感情,更使得山河作为自己人生的象征,

他渴望自己成为那高山,而绝不愿去做那平庸的丘陵。他渴望做出轰轰烈烈的事业,即使付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3)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整首诗让人强烈感受到诗人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志向)。

三、由诗句见诗心——他的追求、理想与高山大河融为一体

14岁的谭嗣同,当时面临的中国正是一个软弱无力,被列强随意欺凌的国家,14岁的谭嗣同对此深感愤慨,在随父上任的途中已经是满腔热情渴望为民族国家争取光荣,面对北方的壮阔山水,感觉跟自己的那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改造国家命运的心情相似,移情于物,所以才写下这首诗。

除夕月无光,点一盏灯替乾坤生色。

今朝雷未动,击三通鼓代天地扬威。

四、课外牵引——激荡人心的千古绝唱

狱中题壁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⑴望门投止:望门投宿。张俭:东汉末年高平人,因弹劾宦官侯览,被反诬“结党”,被迫逃亡,在逃亡中凡接纳其投宿的人家,均不畏牵连,乐于接待。事见《后汉书·张俭传》。

⑵忍死:装死。须臾:不长的时间。杜根:东汉末年定陵人,汉安帝时邓太后摄政、宦官专权,其上书要求太后还政,太后大怒,命人以袋装之而摔死,行刑者慕杜根为人,不用力,欲待其出宫而释之。太后疑,派人查之,见杜根眼中生蛆,乃信其死。杜根终得以脱。事见《后汉书·杜根传》。

深入解读:

面对人头落地的血的现实,诗人没有颤栗,没有悲伤,有的只是人格上的凛然难犯,心灵上的无比坦然;于是,他从容不迫,昂首向天,临危不惧,纵声大笑。这笑,既是强者的笑、英雄的笑,也是冷峻的笑、轻蔑的笑,还是轻松的笑、快慰的笑;这笑。不仅内涵丰富,而且使一首主题沉重的“死亡之诗”顿时有了让人荡气回肠的生命活力。

课外牵引——民族的韧劲、鲜红的传承

他(霍去病)的生命虽像流星划过星空那般短暂,却极其绚烂夺目,后来岳飞、辛弃疾、戚继光、文天祥这些中华历史上的名将都以他为楷模。一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更成为千百年来无数英雄人物为表达抵御外敌入侵决心时争相传颂的名言。

晚清之际,两次鸦片战争,国力衰败不堪,黎民百姓深陷痛苦与蹂躏之中。

他们是第一批为推翻数千年封建统治而流血牺牲的革命先烈。他们虽然始终是彻头彻尾的读书人,却以自己的生命照亮了历史长夜。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秋瑾: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五、课外阅读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此曲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

篇四:潼关教学设计

《潼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诗意。

2、感知少年谭嗣同冲破束缚,强我中华的壮志豪情。

教学重点:结合课下注释和古汉语字典,疏通诗意。

教学难点:感知少年谭嗣同冲破束缚,强我中华的壮志豪情。

导入:

提问:你读过的最有气势的一句诗词是什么?

师生互动,出示老师读过的最有气势的一句诗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略加释义,这是谭嗣同在狱中所写,写完后他便奔赴刑场。

引出作者:谭嗣同,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在世时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四岁,与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和康广仁并称为“戊戌六君子”。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谭嗣同的《潼关》。

潼关:

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始建于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乾隆皇帝游历帝国大好河山,行至于此,也不免感慨潼关之险峻,并于城楼外横额上留下“第一关”的鎏金御书。

诵诗歌、解大意:

一、齐读古诗,注意节奏和读音。

二、理解诗意。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终古:久远

簇cù:簇拥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束:拘束

谈意象、品特征:

思考:本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在描写景物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景物:高城,秋风,黄河,群山。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云以人的动作“簇拥”,赋予河流以人的情感“嫌弃拘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北方山水的壮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一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由诗入境,请同学们根据诗歌内容,描绘你所见到的画面。

天色苍茫,万古高耸的云山簇拥着这座古城,秋风起,呼啸而至,吹散了细碎的马蹄声。莾莽大河冲向山谷,可惜河谷狭窄,河水似乎也受到了极大的束缚。秦岭山脉蜿蜒至潼关,只知到巍峨险峻,不知平坦为何物了,此等桀骜不驯之态真令我赞叹佩服!

探主题、析情感:

链接一、十九世纪末叶,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代:国库空虚,地方贪污严重,民不聊生。国家主要部门被外国把持,外国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英国人控制长江以南,法国强租广州湾,日本控制福建台湾,德国控制山东。

链接二、古人云:“诗言志。”诗情即志气。

思考:诗人借潼关所见之景,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冲破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解放,豪迈奔放的激情。

回顾填空:这首____________(体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展示了潼关独特的景象,表达了诗人豪迈的激情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愿望。

会诗人、思如今:

再读《题狱中壁》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该诗是谭嗣同就义前题在狱中壁上的绝命诗。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就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并开始大肆搜捕和屠杀维新派人物。谭嗣同当时拒绝了别人请他逃走的劝告(康有为经上海逃往香港,梁启超经天津逃往日本),决心一死,愿以身殉法来唤醒和警策国人。

提问:你见到了怎样的谭嗣同?你有什么感想?

再次诵读本诗,读出诗人豪迈的激情和冲破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愿望,

并试着背诵

练习:

题潼关楼

(唐)崔颢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

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

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1、“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

运用拟人、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山势的雄伟和潼关地势的险要。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与《潼关》是否一样?

不一样,本诗赞美潼关一带山河壮丽,感叹潼关的地势险要;表达浓郁的思乡愁绪,以及对国家前途命运的隐忧。

尝试背默《潼关》

篇五:潼关教学设计

课型:教读课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品味词中描写的边塞风光;

2、体会词的韵味,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知这首词慷慨壮烈的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清晰地了解整首词分上、下两阕写景和抒情,以及词作者通过景物描写,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教学重点:解读全词,了解边塞风光和戍边生活,体会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教读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对照课文注释,通读全词;

2、了解作者的生平概况以及写作背景。

二、导入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唐诗、宋词更是这座瑰丽花园中的两朵奇葩。前两节课我们已经领略了盛唐诗歌的风味,那么,这节课我们就进入宋词的学习。

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以及仁人志士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曾经学过的有关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1、王之涣:《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刚刚我们列举的这些诗歌,它们所描写的都是同一个主题——边塞,因此,人们把这一类的诗歌称之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渔家傲》也是反映边塞主题的。但是,在范仲淹以前,很少有人用词这一形式来真实地反映边塞生活。由于作者有丰富的边地生活经验,所以词中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三、初步感知,学生朗读

1、现在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体会词中的韵味,以及词人的思想感情。(老师领读,学生齐读)

2、同学们朗读得很好,已经把词中慷慨壮烈的韵味读出来了。那么,这样一首充满着理想和抱负的词,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呢?

四、文本赏析

(一)导入作者介绍以及写作背景介绍:

1、背景简介:

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国家逐渐形成积贫积弱之势,表面上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宝元元年,西夏元昊称帝,宋廷调兵遣将,扬声声讨,但事出仓促,每战辄败。

1038年,西夏大举进攻宋朝,攻取今陕北数县,延州成为孤城。

1040年,朝廷委派范仲淹出任陕西经略安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抗击西夏。范仲淹到任后,改革军制,团结上下,生产戍边,积极抵御。这首诗就作于此时。

2、作者介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范仲淹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而且还有卓越的军事能力,这就与他被称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相符合。现在请同学们看看注释①中的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二)分析全词

此时的范仲淹肩负着国家的重担,我们知道,诗词的创作往往讲究情景交融,那么,当词人身兼重任之时,他的笔下又会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词人眼中的西北边塞大漠风光。

1、分析词的上片

这首词创作于边塞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同学们知道它是创作于哪个具体的季节的吗?(秋天)很好,你们又是从哪里得知这一信息的呢?(“塞下秋来风景异”)

(1)首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环境,“秋来”点明时节。此时此刻,词人身处西北边地,我们刚刚介绍过词人的家乡在苏州吴县,这样一南一北的差异究竟有何不同的风景呢?我们接着往下看看其中的异别之处。突出“异”:总写;并从三处来体现:分写:

(2)“衡阳雁去无留意”

A、这句词运用了一个典故。古代传说,雁南飞,到了衡阳即止,同时,衡山的回雁峰也因此得名。

B、在古文中,“去”是离开的意思。那么,这里“衡阳雁去”的语序是否符合我们现代的阅读习惯呢?如果不符合,那么正确的语序又是什么样的呢?“雁去衡阳”这里运用了倒装的手法。

C、秋天到了,大雁往南飞,这是正常现象,可是在这里词人却用了“无留意”。这里作者却赋予大雁以人的情感,运用拟人的写作手法。同时,从侧面反映出边塞环境恶劣,以致连大雁都不愿久留,可想而知,戍边战士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辛。

(3)“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A、首先,我们来找出这里所出现的意象:边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

B、请同学们结合课本注释,一起看看这些词的意思:边声:指边塞马鸣、风号等声音。千嶂:层层叠叠险峻的山峰。孤城:孤寂的边城。这些意象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才会出现的,我们想一想,战争的双方,如果我军的兵力足够强大,那是不是就无需紧闭城门,大可主动出击,由此可见当时战争的紧张程度。

(4)词的上片,词人充分运用了听觉、视觉、感觉,将所听、所见、所感等现象连接起来,描绘出一幅萧瑟、荒凉、紧张的边地风光。

2、分析词的下片

在这样荒凉、萧条的环境下,词人的心情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接着来学习词的下片。

(1)“浊酒一杯家万里”

A、“一杯”与“万里”形成鲜明对比,用悬殊的差别来突显词人对家乡、亲人的思恋,仅仅一杯浊酒是消解不了万里的乡愁。既然思家,为何不回家呢?因为“燕然未勒”。

(2)“燕然未勒归无计”

这里运用了一个典故。燕然,山名。公元89年,东汉大将军窦宪追击北匈奴,曾登北山,“刻石勒功而还”。但是,词人这时还是“未勒”,说明还未功成名就,战争还没有结束,因此,归家之期是无法计量的,可以说是“归期无期”。

(3)“羌管悠悠霜满地”

A、羌管,即羌笛,古代羌族的一种乐器,声音哀婉、凄切。

B、对于“霜”这个意象,我们可以通过两句著名的诗句来解读,“月落乌啼霜满天”(张继《枫桥夜泊》)、“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从这两句诗中可以推出,霜出现在深夜,而且是寒霜,属于冷色调的一个意象。所以,同学们以后可以运用“以文解文”的方法来解读文本,这样既温故又知新。

C、在深秋的深夜,词人听到悠悠的羌管,看到满地寒霜,心中难免顿生悲凉。

(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这样凄凉的夜晚,词人睡不着觉,心愁满绪,连白发都发白了,眼泪都流下来了。

B、同学们注意一下,这里仅仅是将军头发发白了,征夫流泪了吗?不是。正确的解释应该是将军和征夫都白了头、流了泪。这是运用了互文的写作手法,表现出戍边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恋以及渴望建功立业、报国壮志的情怀。

3、归纳总结

整首词,上片以“异”字统领全局,借助“雁、边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等意象,描绘出一幅荒凉、萧瑟的边塞秋景图,同时,揭示了边地环境恶劣、战事的紧张氛围,由景入情,下片抒发了词人思家忧国、壮志难酬的情感。

(三)带着情感,再次朗读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2、把它扩写成现代白话文,展开想象,不用拘泥于逐字逐句的翻译,字数200字左右。

篇六:潼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

2、想象诗境,理解诗情。(难点)

3、联读,感悟慷慨报国情怀。(重点)

教学环节:

一、导入

关于潼关图片和诗词导入。

二、朗读感知

自由读。师示范,学生听读,想象。

三、想象诗境,缘景明情

那时,我十多岁。那天,我跟随父亲赴甘肃上任,途径陕西潼关,秋风正紧,马蹄声声......

四、联读:借助典故,理解诗意

狱中题壁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五、走近谭嗣同:剑胆琴心谭嗣同

名人评价:

1、为国流血第一士。——梁启超评谭嗣同

2、挟高士之才,负万夫之勇,学奥博而文雄奇,思深远而仁质厚,以天下为己任,以救中国为事,气猛志锐。——康有为赞扬谭嗣同

六、联读,感悟慷慨报国情怀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

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宋.陆游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拼得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

七、总结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

八、作业

1、朗读背诵谭嗣同的《潼关》和《狱中题壁》。

2、积累背诵爱国诗词。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定位于诗歌经典诵读课。诗歌特点为语言美情感美节奏美音乐美。本节课重难点在情感美。

突破如下:

1、朗读传情

诗歌意蕴不仅留存于书面的文字里,还留存于声音的感觉中,正所谓“情动于中”“声形于外”。反复诵读,因声求气,是读诗的路径。教师的示范朗读无疑是课堂最鲜活最富感染力的教学资源。

2、想象绘景

背景音乐《万里长城永不倒》带学生进入那个饱经忧患的时代,感受中华儿女慷慨报国的情怀。

3、缘景悟情

文字是诗歌意蕴的载体,“潜入文字”是读诗的路径,正所谓“沿

波讨源,虽幽必显”。借助关键词“犹嫌束”“不解平”,理解移情于物,读懂诗人心。

4、知人论世

谭嗣同父亲是晚清重臣,做过湖广总督。这个桀骜蓬勃的生命,这个温柔来过的君子,这个曾在边塞沙漠中纵马疾驰、引吭高歌的少年,这个曾在落花中抚琴、在山川间舞剑的侠士,这个本生活在社会最上层的世家贵族公子,他没有沉湎于锦衣玉食的生活,而是站在了时代的最前列,用自己的双手,亲自击垮了封建壁垒上的第一块砖头,纵使头破血流。也为这个国家走向文明进程的艰辛历程中,尽完了可以尽的最后一份力。一百二十年前的九月二十八日,当他面对着从小长大的北京宣南,面对着他曾写下“西山晚晴、翠色照地”的夕阳,面对着那排对他迎来送往的白杨,面对着支离破碎的家国和这群他深切爱着的人们,他那声疾呼,是怎样的绝望和悲壮,又寄托了他怎样的深情与惆怅: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5、联读动情

联读慷慨报国的诗歌名句,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触摸诗人滚烫的的心,立下报国鸿鹄之志向,最后大声呐喊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情感熏陶不言自明。

每一节课都尝试突破,每一节课都在路上!

篇七:潼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文学常识。

2.正确、流畅地朗读,并能背诵课文。

3.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词的不同含义和多种用法。

4.把握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重点:

1.正确、流畅地朗读,并能背诵课文。

2.积累文言词语。

3.把握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

把握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狼的篆字图片导入。请学生猜测这个字念什么?

二、简介作者及作品

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山东省淄川县人。毕一生精力完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鬼狐传》)

聊斋:书斋名

志异:记述奇异的故事

郭沫若对蒲松龄及《聊斋志异》的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三、初读课文,完成自学任务

1.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完成任务。

(1)请同学们进行联想,写出含“狼”的成语。

(2)理解下面四组字词。

①标出拼音:窘()倚()瞑()隧()

②指出含义:丘()犬()洞()隧()

③区别词义:去()股()盖()耳()

④解释意思:

少时()顷刻()变诈()几何()

(3)辨析下面多义词的意思。

①目似瞑意()暇甚意()

②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

(4)写出下面一句话的意思,说明它在文中的作用。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交流自学成果

3.拓展:含“狼”的成语

狼狈为奸、狼吞虎咽、狼子野心、声名狼藉、

狼心狗肺、引狼入室、

如狼似虎、鬼哭狼嚎

四、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结合注释,独立思考文章大意。

2.交流翻译难点,翻译全文。

参考:

一个屠户天晚回家去,担子里的肉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半路上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屠户害怕,把骨头扔给它们。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了下来,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又扔给它骨头,后头的狼停了下来,可是前头的狼又上来了。骨头已经扔完了,而两只狼还像原来那样一起追赶。

屠户十分窘迫,怕受到狼前后夹击。看到野外有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当中,覆盖得像小山似的。屠户就跑过去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握着刀。狼不敢向前,瞪着眼睛对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自走开,另一只像狗似的蹲在眼前。过了很久,狼眼像是闭了起来,神态很悠闲。屠户突然跳起,用刀劈狼头,又砍几刀,把狼杀死。刚要走,转身看到柴草堆后头,另一只狼正在那中间打洞,企图从隧道进去,从背后攻击他。狼的身子已钻进去一半,只露着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头砍断狼的大腿,也把它杀死了。(屠户)这才明白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对手的。

狼也算狡猾的了,然而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诈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添笑料罢了。

3.强调以下字词的理解、积累。

1)止有剩骨:通“只”

2)投以骨:介词,把、拿

3)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连词,表承接

4)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主谓间,无实义

5)恐前后受其敌:胁迫、攻击

6)顾野有麦场:往旁边看

7)弛担持刀:卸下

8)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似的

9)一狼洞其中:打洞

10)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连词,表目的

1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多少,能有几何

五、复述课文内容

六、分组齐读

七、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一段和第二段。

2.抄写课下重点注释。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考查文学常识。

2.检查背诵情况。

二、整体感知

1.全文按照表达方式来划分,可以分成几个层次?

明确:

两个:

1-4段,叙述

5段,议论

2.叙述部分,按照小说的情节该如何划分?

明确:

(l)1段:开端--屠遇狼。

(2)2-3段:发展--屠惧狼、屠御狼。

(3)4段:高潮和结局--屠杀狼。

三、分析屠户心理和特点

1.圈画出屠户的心理和动作描写。

2.分析圈画的语句。

明确:

(l)心理描写

惧--投骨避狼。

大窘--骨尽狼仍从。

恐--前后受其敌。

悟--刀劈两狼。

小结:一开始,屠户采用“投骨”之法,试图摆脱狼的跟从,说明他对狼的贪婪凶恶的本性缺乏认识并抱有幻想,一再妥协退让,结果失败。他有刀不敢斗,因狼有两只,而自己孤身一人,“恐前后受其敌”。发现麦场积薪后,急忙“奔倚其下”、“弛担持刀”,抢占有利地形保护自己。后来“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他抓住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由被动转为主动。他警惕性高,又转视积薪后,杀死了另一只正在柴草堆里打洞的狼,这才悟出狼的狡诈阴险。

(2)动作描写

“投以骨”“复投之”写屠户试图投骨避狼,结果无效。

“顾”“奔”“倚”“弛”“持”五个动词,写屠户迅速抢占有利的地形,保卫自己,准备反击。

“暴起”“劈”“毙”写屠户趁一狼径去,一狼假寐的有利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取得胜利。

“转视”“断”“毙”等动词写屠户高度警惕,果断出击,再获全胜。

小结:这些动词写出了屠户有勇有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四、分析狼的特点

1.圈画出体现狼特点的描写。

2.分析圈画的语句。

明确:

(1)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狠止而前狼又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贪婪凶恶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狡诈阴险

五、深化理解

1.找出文中画龙点睛的句子。

明确: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明确:文章结尾的议论,是作者对所写的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又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3.本文写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从狼与屠户两个角度,你分别受到什么启发?

明确:

从狼的角度启发: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

从屠户角度启发: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绝不能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明确:现实生活中,你会遇到不同的“狼”,你该怎么办?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六、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练习题

篇八:潼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赏读,体验诗歌高远壮阔的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知少年谭嗣同冲破束缚、强我中华的壮志豪情。

教学重点:引导品读诗歌,明晰赏析角度。

教学难点:多角度地理解诗歌。

教学方法:以设定的小目标依次进行教学。教师引领,学生为主体。

学法指导:体验交流,合作探究,提炼归纳。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型:自读课多媒体使用:PPT.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自主学习

请学生根据自己学习古诗的积累,拟定学习小目标。

学习目标:1.朗读诗歌,理解诗意。

2.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情感。

3.背诵诗歌。

二、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学生活动一:全体读诗,感受诗歌节奏、韵律。

学生活动二:结合注释,串讲诗歌。

1.请学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者句子,学生交流探讨。

2.请学生划分诗歌节奏,并谈谈理由。

3.串讲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

三、赏析诗歌,体会诗歌感情

(一)资料助读:谭嗣同写这首诗时才十几岁,当时随父赴甘肃上任,途径陕西潼关,被北方的特有的壮阔风景所震撼,欣然命笔。

(二)学生活动:品味诗歌的语句,体会诗人情感。

四、走近诗人,感受少年意气

教师:山水本无情,只不过是大自然的景观,为何谭嗣同的眼里,山水都似乎有了壮怀激烈的举动?

资料助读:少年谭嗣同,当时面临的中国正是一个软弱无力,被列强随意欺凌的国家。少年谭嗣同对此深感愤慨,在随父上任的途中已经是满腔热情渴望为民族国家争取光荣,面对北方的壮阔山水,感觉跟自己的那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改造国家命运的心情相似,移情于物,所以才写下这首诗。

学生活动:调动积累,运用联想和想象,感知诗人少年时期“胸怀天下”的心胸。

五、课堂小结:

(一)请学生谈谈这堂课学习的收获。

提示:可以从理解诗歌的方法、赏析诗歌的角度以及人生启迪等

方面谈。

(二)教师:诗歌是我们文学殿堂里一颗璀璨的明珠。老师希望同学们以后旅行的时候,可以用诗意的眼光来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www.chuangzuoka.com/czzw/zkzw/qr7yvo.html